之前一直不太明白為什麼這本書為什麼有時候會被放在推薦教養書之列,但是讀完之後,真的對於對於子女教養的期望有更深刻的理解。
這本書是從蜜雪兒歐巴馬當第一夫人以來,不論是從自身經驗的一些啟發,或是對於家庭、子女,乃至於對於社會貢獻等的一些建議。有些建議的確讓我有當頭棒喝的感覺。他從藍領階級一路入主白宮,作者父母怎麼啟發他們?在人生路上有哪些他們最重視的價值?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標題『我們身上有光』。作者在書裡面讀到一件事,當孩子們走進房間,他們最希望看到的是『你因為看到他而眼睛發光』。
這個形容我真的覺的超級貼切,那是一種『不論你是誰,做什麼事,我都很想見到你,我都愛你』的那種無條件的愛。而對於自己,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跟獨特的存在,而那道光是非常不容忽視的存在。
在科技女的職場修練與冒險裡面有一段話我很喜歡:你之所以在這裡,就是因為你有自己獨特的貢獻與價值。那些你覺得沒什麼的技能,在別人眼中都是你獨特的能力。這世界、這行業需要不同的觀點跟不同的人,我們才能一起走的更長久。
而這個觀點在這本書裡面不斷被強調。那些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終將會變成我們的光芒。
保護好自己的光吧,願你成為閃閃發亮的自己。
關於與眾不同
作者在書中一開頭是自己的父親作為開頭。作者的父親患有罕見基因疾病,會慢慢失去對身體的控制。作者的父親也許一般人不同。而作者在書中提到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縱使從常春藤名校畢業,貴為第一夫人,那隱隱而在的『沒有歸屬感』還是會隱隱的跟著作者。
作者在書裡面提到了很多自己的與眾不同,例如從藍領家庭至常春藤學校上學,其他大部分的同學可能都是家傳的白人男性學生。而身為第一位入主白宮的黑人男性與家庭,也一併會受到更多關注。在作者小時候,這些與眾不同可能對她帶來的是負面的影響,但是作者分享了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如果你自我感覺良好,沒有人能讓你覺得糟糕。
作者分享了這句他父親的格言,我反覆的咀嚼了這句話,發現這句話真是很有意思。我不能改變別人看待我的方式,但是我可以決定我自己看自己的方式。你看待自己的眼光於是變得至關緊要,那是你的基礎,是你改變周遭世界的起點。
我的父親不在意別人怎麼看他。他很滿意自己,也明白自己的價值。他没有糾結於他是誰,或者他沒有什麼。相反的,他以他真實的自我以及他擁有的東西 :愛、族群、冰箱裡的食物、兩個又高又吵的孩子,以及前來串門的朋友一來衡量他的價值。他把這些事情視為成功,視為他持續前進的理由。
我們帶著新的看待自己的眼光,也許你從來沒有這樣看過你自己。帶上你所擁有的,然後往前道進。你找到你的工具,視需要進行調整,接著繼續前進。
關於教養
打破恐懼的循環
作者在書中,提到很多關於父母親對他的教養,以及她受教育的方式,如何影響她養育下一代。
很有意思的是,作者提到了我稱之為『打破恐懼的循環』。作者的父母是個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南方黑人,但是他們用他們的力最打破了恐懼的循環,不讓他們的限制成了我们的限制、他們希望子女得到更多,活出不一樣的人生,自在地走出更寬廣的路。
作者提到,父親在有空時,會帶他們去繞繞附近的富裕的社區,讓他們知道,接受教育、上(父母沒上過的)大學,可以讓他有不一樣的思維與力量。
父母會恐懼嗎?當然會,但是作者提到,身為父母,我們必須明白與按捺自己的恐懼,允許孩子發揮自己的能力。讓他們去試試看。哪怕是簡單的自己走路去上學、自己排碗盤、更甚至是上大學,做一些超出父母理解的工作。
謹慎傳遞訊息
作者提到我很喜歡的概念,孩子是很直接的。孩子會知道,當他走進房間裡,你的臉有沒有亮起來?那就是他們想要看到的。
關鍵在於,當有人為我們臉色一亮,我們會牢牢記住,心情也跟著踏實。這就是訊息可能擁有的強大力量,也是我們為什麼需要謹慎地傅遞與接收它們的原因。
謹慎的傳遞訊息給你的孩子,因為不論是正面或是負面的訊息,他們都可能會記得很久很久。
小孩子自然而然希望別人認出他們的光。他們渴望被看見;他們因為被看見而成長。如果讓他們覺得自己毫不起眼,他們往往會尋求其他比較不具建設性的方式被看見。他們會從他們被扔進的黑暗中行動。
每當讀到年輕人捲入犯罪或暴行的故事時,我都會想到這一點。如果孩子們没有機會感到自豪,他們就沒有任何理由尊重他們所處的空間,或將他們推到邊緣的權威人士。你比較容易破壞不屬於你的東西。
父母要做的事:停止扮演親職角色
作者提到一件很有趣的觀點,而這是作者母親帶給他們的:
盡可能並且盡快地成為孩子的生活中非必要的人。
父母可以默默地守護著孩子的生活,但不會馬上提出要為孩子而戰。有些時候,孩子只是需要陪伴與聆聽,孩子們學著如何生活,持續學習和發展許多社交技能,好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伴侶、期望聽取什麼樣的見解,以及理解自己做出這些選擇的原因。
儘管孩子們愛你,他們終究有自己的計畫。即使你慎重地規畫子女的人生,身為獨立個體的他們,仍將用自己的方式去學習人生課題。他們充滿了探索、試驗和接觸世界的好奇心。他們將在你掌舵的家裡四處摸索,並且不經意地摧毀包括你的耐心在內的任何脆弱的事物。
關於伴侶
我喜歡作者在書裡面,對於女兒的期望這句話:
我對她們的最大期望是什麼呢?我希望她們找到各自的家,不論那個家最終看起來像什麼。
分享這一段我很喜歡的話,作者將我想說的描述的如此精確:
我深切盼望她們在與人締結哲約共度一生之前,以獨立生活技能為優先要務,好好體會如何謀生、怎麼維持健康、滿足生活所需、長保快樂。我忠告她們應當專注於使自己成為全人(whole people)、具備自力更生的能力。當你學會自立,你就有了更好的與他人分享的準備。你理當自始至終不斷練習這一切。
我不希望她們把婚姻視為某種必須尋求和應得的戰利品,或是相信婚禮是恰當地開始幸福生活理當要有的排場,或者覺得生育小孩是美滿人生的必要條件。
當我的孩子們最終選擇人生伴侶時,我希望她們是在有實力的地位上、在真正明瞭自己和自身需求的情況下,做出她們的抉擇。不要因為某人可以養家活口、照顧妳、成為妳的小孩的家長,或是解決妳的問題,就和對方共組家庭。妳的目標應是找到一位與妳一同奮鬥的人,而不是在方方面面、用一切方式為妳打拚的人。
我發現這段話對我來說,思考的更遠了。這段話對於現在的我來說,也許太遠。但是最終會發現,先是照顧好自己、完善自己的基礎上,去找到人生的伴侶,不要因為另外一個人可以帶給你某種資源跟他成為夥伴關係。先是平等,而後這隻球隊才可以運行的順暢。
從讀者的角度來看,無論你的政治立場跟蜜雪兒歐巴馬是不是相同,但這本書的確給了一些很棒的啟發與建議。除了我覺得非常有價值的教養觀點、人生觀之外,作者也提出了很多我覺得下有價值的觀點,例如時時刻刻留心自己的資源,貫徹可以執行的計畫,保持身體健康,吃好睡飽,花時間與親朋好友相處來維持內心幸福感和踏實感等等。
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