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語言|閱讀語言

這本書讀起來其實不是這麼好讀,但是重點摘要很簡單:小孩三歲之前的大腦發展,很大一部分是由父母或是週遭環境跟他們『說的話』有絕對的關係。也就是說,決定孩子未來學習軌跡的基本要素,是「早期的語言環境」

家長對孩子說多少話,以及使用怎樣的方式說話。孩子若生長在擁有大量「親子對話」的家庭,無論家中教育或經濟地位如何,表現都會比較好。就這麼簡單。

這本書的作者是很有趣,作者本身一開始其實並不是語言學家或是任何社會科學背景的專業,作者本身是幫失聰幼兒植入耳蝸的醫師。本來以為天生失聰的孩子,應該在植入耳蝸後,人生從此一帆風順,跟其他擁有正常聽力的孩子一樣,能夠閱讀、對話。

但是後來,他們追蹤後發現,植入耳蝸的孩子們,並不是每一個都可以像有聽力的小孩一樣,可以開始對話。而到底是什麼造成中間的差異?為什麼有些失聰孩童可以經由人工耳蝸追上同期的孩子,有些卻不行?

答案就在早期語言環境。從出生到三歲,小孩聽見的話語,在質與量兩方面,可能跟最終教育成就可預測的懸殊差距有關。

嬰兒腦部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嬰兒的腦部能準備好學習某種發音的語言,甚至是發音截然不同的數種語言,但這並不是永久存在的技能。大腦會修剪没用過或未充分使用的突觸,嬰兒對語言所有可能發音的無窮潛力,也極早開始被修剪,為的是提高運用母語的能力 ,阻止自己輕易學會用不到的發音。

嬰兒大腦會從聽到特定的發音模式,就開始進行量化,計算它們的頻率,毫不擔心字義。大腦會保留占有主導地位的發音,然後將之轉為單字,最後逐漸形成母語。這過程以某種意義來說,是透過婴兒大腦 「收割」重複出現的發音,並將它們標記為必須保留的重要發音。

這些母語原型發音像磁鐵一樣,吸引相似發音,即使其中只有細微差異。這過程使我們易於熟悉自己將要使用的語言,但也阻礙我們,變得難以準確聽說發音不同的語言。比方說,講亞洲語言的人很難區分 「R」與「L」的發音;講歐洲語言的人則無法複製亞洲語調。

其實這是大腦另一項聰明之處,因為它意識到語言的需求有局限,因此會發展多聽的語言語感,鎖定必要的發音、刪除無關的發音模式。畢竟,何必浪費寶貴的心智活動在那此毫無意義的差異上 ?那此發音差異對你必須用到的語言無關緊要。

聽得見的孩子或這是在大量語彙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在嬰兒時期,聽到大量的父母對他的對話,因而開始發展各種神經突觸,而發展語言的能力。直到幼兒開始掌握語言,進而學習到文字與語言的概念。孩子從簡單唸出書上的文字到形成概念 ,並以那些文字累積知識,這是心智思考歷程的開始。而這大約會在小學三年級成型。

所以,小學三年級是關鍵的一年。所以,發展較好的孩子,會因為開始進入閱讀而展開極大差異。但無法嫻熟閱讀的孩子,這是他們知識累積與智力成長急遽下滑的開端。

如果孩子因為早期語言環境的貧乏,已經會影響孩子腦部的語言處理速度。人類腦部的語言處理速度,是指可以多快「搞懂」一個你已認識的字,也就是你熟悉與理解一個字的速度。比方說,如果我拿一張鳥的圖片與一張狗的圖片給你看,然後請你看 「鳥」,你能多快看向鳥的圖片?這個處理過程對學習極其關鍵。事實上,它是雙倍重要,因為如果你必須努力認出自己學過的單字,就來不及認出接下來的單字,逼會讓學習變得極度困難。

當父母要怎麼做呢?

作者提出他們在推廣這個專案時,告訴父母簡單的原則:父母對話與親子共讀。

  • Tune in (共情關注): 留意孩子正在專注的事,並且在適當時機跟他們討論。
  • Talk More (多說一點): 跟小孩說話,不只是說話的數量,還是詞彙種類。
  • Take Turns (輪流說話): 鼓勵小孩回應溝通,或是參加對話。

例如:

  • Tune in (共情關注): 哇,你正在看小積木啊~他們是不是有很多顏色呢?
  • Talk More (多說一點): 小積木不僅有紅色、藍色還有黑色耶~你最喜歡什麼顏色?我最喜歡綠色啦~
  • Take Turns (輪流說話): 你要不要把你最喜歡的積木顏色給我呢?哇~你給我黃色,黃色好漂亮,是香蕉的顏色喔~

這項策略也能讓家長保持冷靜的回應孩子,在有狀況發生時,先穩定自己的情緒:

  • 共情關注:學步兒把一碗葡萄乾倒在地毯上,然後走來走去,把它們壓到地毯纖維裡。這時爸爸冷靜回應。
  • 多說一點:不要踩在葡萄乾上面,這樣會把地毯弄髒,而且你的襪子會變得很黏。我們把它們撿起來丟掉,這些葡萄乾現在不能吃了,因為它們很髒。我們去拿濕抹布,把地毯擦乾淨。你一條,我一條,我們一起來。
  • 輪流說話:你把葡萄乾清理乾淨了,做得很棒!你可不可以把被子脫下來?這樣才不會留下黏答答的腳印。很棒,現在我們來洗手,然後我再給你新的點心。

這件事很難,也需要父母用更大的情緒掌控能力,一邊忍住不要發火,一邊和顏悅色的面對面前的凌亂。但是,我自己試了幾次,覺得很有幫助。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兒童用語可以嗎?

這幾年,不知道為什麼,興起一股『不跟嬰幼兒說兒童用語』的風潮。通常媽媽會很驕傲地說,『我都不跟他說兒童語言』,只用成人導向式語言對婴兒說話,他們忽略很重要的一點:這種說話方式並不會「簡化」內容。研究顯示,多聽兒童導向式語言的孩子,兩歲時所知道的字彙量,是多聽成人導向式語言孩子的兩倍。

原因是因為,「兒童導向式語言」,也被稱為「兒語」或「家長語」,通常具有帶有旋律的音調、積極的語氣、簡化的字彙,以及高幾個八度的音律,來吸引孩子進入共同關注的事物上。兒童導向式語言能吸引寶寶的耳朵,把注意力放在話語及說話者身上,進而鼓勵孩子傾聽、投入與互動。而兒童導向式語言的主要特徵是「重複」?嬰兒「學會」 較常聽到的單字,而對對之前聽過的聲音聆聽較久(有反應),那就是「共情關注」主要目的。

「共情關注」的主要用意在於家長的回應。孩子未來的幸福:包括了認知發屡、社交億緒發展、自我調整、身體健康,以及其他無數結果,都與母親的回應有關,特别是生命最初的五年。科學清楚告訴我們,對孩子富有同理心的適當回應,是行為與大腦發展的基本要素。

這本書其實不是那麼好讀,並不是作者文字不好讀,而是作者真的旁徵博引很多科學研究與文獻,所以有非常多的專業字彙。但是,對於想了解幼兒或是兒童心智發展跟語言相關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很有閱讀的價值。推薦給大家。

Share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