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翻開這本書,以為是跟『我是媽媽,我需要柏金包』一樣的書籍。故事背景一樣是在紐約豪門,一樣是教養問題,但是敘事的內容跟討論的主題卻比其他類似的主題多了更多省思。比較像是站在平凡人的角度去窺看那些深似海的豪門,多麽的用力保住自己已經擁有的財富跟地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把小孩擠進常春藤盟校的窄門。
作者是一名擁有哈佛學歷私校老師,有個自閉症小孩,陰錯陽差之下,進到所謂的紐約豪門當家教。比起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作者更深刻比較了公立、私立學校的家長學生,在教養的路上,不同階層的家長對於孩子教養模式提出省思。比起一味的描寫奢華的生活,作者有趣的拿了大亨小傳的小說跟他看到的現實生活做對比。荒謬的是,竟然不知道哪一種才是更接近真實的人生。
關於這本書,令我印象深刻的兩件事,恐懼與慈悲。
關於恐懼
作者花了很長很長的篇幅,闡述了父母在教養小孩的用力模樣,費盡心思卯足全力。最後才發現,原來這些用力過度的背後,都是恐懼在支撐著父母小孩更往前走。
不過,恐懼是一樣的。我們都為自己的孩子恐懼,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展現出來。不過,在恐懼的撕扯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過得更好,卻不知道該怎麼做,這是人之常情。
任何父母都一樣,無論是出於害怕失去現在財富跟地位的恐懼,抑或是對於未來小孩沒有辦法過的比自己更好的恐懼,父母對於孩子未來的擔憂的恐懼都是一致的。作者的恐懼來自於自己10歲的自閉症孩子沒有辦法好好的上完一堂課,或是沒有辦法找到合適的學校。富有階級的恐懼出自於沒有辦法繼續維持現在的財富。
經過這些努力,蘇菲在高中成了優秀的學生。她並未真正開竅,也算不上聰明絕頂,但她在學校待了下來,現在排名在全班的前百分之三十。我驚嘆於她父母的精力和樂觀,而我常常付度自己兒子的事。非常富有的父母擁有資源投注在孩子的發展上,而一週工作六天的我則非如此,大部分的父母更無法做到。理智上,我雖然知道自己和絕大部分的家長都無法擁有如富人那種資源,能無盡投注在孩子身上,我依然覺得內疚。
富有階層可以在大把大把的資源下,投入大量資源去擺脫可能的風險,例如書裡面提到的,花了8000美元的治療師的評估,只是為了讓SAT 的答題時間可以多50%。或是找了一大堆的家教或是教練,只是要把成績維持在前面。而這些,都是家長一廂情願的推著孩子往某個方面走去。這些父母恐懼失敗,他們已經站在財富跟權力的頂點,除了往下行之外,他們無處可去,這讓他們更未自己的孩子感到焦慮。
看著這些,我有時候都會懷疑,身為父母,我們到底需要step in 多少?這些懷疑,一直在我心中,成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我們應該全權放手讓孩子自己走?還是我們要適時的逼孩子一把?而這個『適度』到底又是多適度?雖然知道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但是跟著大多數父母一樣的恐懼,也讓我心慌不已。
除了有社群媒體帳號,有些學生也有線上學校帳號,家長透過這此帳號可以掌握孩子的一切動態。莉莉的母親負責銀行裡整個部門的營運,卻還有空閒詳細分析女兒的每項作業,而且多虧女兒學校的網站,她回到家後還能知道女兒該做什麼。她知道女兒的作業何時該繳交,也曉得下星期有什麼活動。她常常在晚上九點半到家、趕著登上凌晨飛機出國前,連珠砲似的追問女兒成續和作業的事。她常常從海外來電,我對於自己七歲孩子的學校生活投入程度,遠遠不如她之於莉莉的高中生活,即便我從未離開紐約。真不知道她是怎麼辦到的。
他們在忙碌的生活之外,投入大量的時間精神與精力,確保小孩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這種密集的母職, 即使是透過文字,仍然能感到濃濃的壓力(亦或是愛?)。學生家長不論時間多忙,一定會投入並在某方面關心孩子的學業成績。身為一個有全職工作的媽媽,即使我的小孩只在小班,但我還是有時候會為了明天要交什麼樣的作業(即使那個作業只是帶小孩唸兩本課外讀物)而煩心不已,我害怕我的失誤會讓他成為那個唯一沒有交作業的小孩。更別說是在G9 等要申請大學的關鍵時刻,各種作業報告紛雜,父母(通常是母)要在自己忙碌的工作行程中,知道每一個報告的繳交時間、每一項期末報告的要求、每一個家教的時間安排、每一個校隊練習跟比賽的時間。
關於慈悲
想提的另外一件事,是關於慈悲。
富有階級的孩子,因為太早太早就輕鬆擁有各種頂級體驗,例如搭乘私人飛機去私人小島玩、習慣各種奢華飯店與高檔享受,他們對於這個世界不會太有期待。也因為他們一直在些他們習以為常的世界裡,他們不懂那些需要為五斗米折腰或是上班的日常,不懂為什麼有些人會需要擔心下一餐的餐費,會擔心下個月的房租。缺乏同理心與慈悲,通常是這個世界孩子的常態。
例如在一批告知將贈送糖果分給孩子的賣驗中,有錢人拿走的糖果比没錢的人拿得更多、研究證明,社經階層較低的人在慈悲心與平等主義價值觀的驅動下,反而更為慷慨。
並不是他們先天如此,而是在那樣理所當然的環境下,無法對有些處境產生共鳴。而某一些我們身為人有的慈悲,是來自隨機而生的洞察時刻、受辱時刻,或真正踏進某個末知世界的時刻所產生的一瞬間。在這些擁有絕對的高峰體驗孩子心裡,那些的微小瞬間可以說根本不存在。
心理學家相信,孩子不應在年紀輕輕就體驗所有的「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因為等到年紀稍長,就不會有東西可以期待。不過,菁英紐約客的孩子擁有過那麽多特權經驗,他們能夠透過努力達成的所剩無幾。太早達到高峰告訴孩子們的是,自己不需要出力也能達到目標,孩子會對特權司空見慣。過多特權體驗也會讓孩子更容易陷入憂鬱,因為他們會覺得沒什麼事好做。
雖然不是頂級階層,仍然是需要為五斗米折腰的社畜,但是這本書的確給了我一些啟發,例如父母step in 的程度,在塞滿時間的行程中,盡可能的幫小孩留一點空白 ; 引導孩子如何感同身受,同理別人 ; 在心生恐懼而不由自主的逼迫小孩時,提醒自己退一步,想想那些到底是誰想要的人生。
我常常在臉書上,在書上,在網路上看到那些超級無敵優秀的『別人的孩子』,並且在各種優秀下內心心慌不已。但就像是朋友提醒我的,提醒小孩保持學習熱忱跟學習動機才是最重要的。提醒自已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時間跟速度,在外面紛雜的聲音下面,能夠平心氣和的用著自己的步伐前進。
分享一下我很喜歡的一句作者在書裡的話
我想如果喜歡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或是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 的讀者,應該會蠻喜歡這本書的,就某個方面來說,這本書根本是這兩本書的綜合體。但是更多面向去觀察作者看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