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 Give and Take

有些書雖然已經很久
但是反而經過時間的淬煉
有一些論點反而歷久彌新,反而回過頭來
更能理解這本書主要想要傳達的觀點

我想『給予』就是一本這樣的書

在剛出社會那幾年,社會充斥著要有『狼性』
好像是,不踩著別人的頭往上爬,就不會獲得成功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Bill Gates 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
人性有兩大力量,分別是關注自己與關注他人而能採用混合動力的人,往往是最成功的人

這本書是在談論『給予』與『商業行為』之間的種種有趣之處
我們過去總是把『給予』當成是某一種的高尚行為
並且認為『給予』跟『付出』是在爾虞我詐的商業世界裡是兩端的光譜

『能當好人,誰想要當壞人?』

但是這位華頓商學院的教授
卻用了大量的實例與心理學研究
提出他自己的佐證,『給予跟商業行為之間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這本書的作者把人分成『索取者』『給予者』『互利者』

索取者全然自私
失敗的給予者全然無私
成功的給予者則利人利己

他們盡量造福他人,但同時也雄心勃勃照看自身利益

在工作上,我們很少人是百分之百的給予者或是索取者
我們通常是第三種人 :互利者

而在給予者,互利者,與索取者之間
有趣的地方在於,給予者的成就多是給予者
但是,金字塔頂端的人也多半屬於給予者
而索取者和互利者則多半落在中庸之流

而在爾虞我詐的商業場中
怎麼樣的策略才是最有效的?

💡交替使用給予和互利模式💡

『對方配合時就絕對配合,對方背叛時則偶爾寬恕』

儘管給予者並非為了回報才付出
但他們貢獻最多,能觸及更多的人,
因此他們的潛在回報也就最多
無論我們遇到誰,都應該先自問 ➡️『我可以怎麼幫助對方?』

這本書也同樣提到『次要人脈』的力量
也可以解釋為弱連結 Weak ties 
雖然有太多的例證可以證明,大多數人得到的幫助都來自於弱連結
但是如何請次要人脈的人幫忙並不容易

最好的做法是:用主要人脈的信任,搭配次要人脈的資訊


💡 重新搭上線:給予者較易成功的秘訣

這裡也提到另外一個觀念『休眠人脈』
指的是從前認識或是共事過的人,但是因為環境因素,所以斷了聯絡
而根據研究,這些『休眠人脈』比平均活躍人脈更有價值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休眠人脈』更能提供特別的資訊
在這些斷了聯絡的這些年來,他們接觸了新的想法和觀點
他們不但能帶來嶄新的資訊,卻又少了與次要人脈交涉的尷尬
而他們也因為從前跟你共事過,彼此的信任感仍在!

💡團體會獎勵自我犧牲的個體💡

也許有些給予者在工作的過程中,會因為別人的利益去犧牲自己的利益
但是把眼光放長遠來看
團體中行為慷慨的人,會贏得個人信用
在別人的心中累積正面形象
大家會覺得你做什麼事情都是善意的
而這樣,走的路也會比較長

這本書還提到一個『觀點落差』的概念
一旦我們當下無需親身承受某種心理或是生理的緊繃狀態
就會嚴重低估影響力
例如醫生總是低估病患的痛苦程度
因為他自己並未處於病痛之中
而團體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避免『觀點落差』
我們必須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

如果我們在談判桌上同情對手
把重點放在對方的情緒和感覺上,
就有可能有太多的退讓風險
但若我們以對方觀點思考,思考他們的想法和利益為何
就比較容易達到使對方滿意,自己也不受委屈的決議

書中也提到,義工的最佳小時數大約是一年100個小時
最好是『塊狀』給予,而非『點狀』給予
也就是義工時間最好安排在同一天,而非每天的散狀給予

💡最成功的談判者其實是利人利己的給予者💡

他們既在乎對方利益
會找機會造福別人同時成就自己
比起索取者和無私奉獻者
他們更能深入思考,用心找出雙贏的解決之道

『他們把餅做大,給予更多,也收穫更多』

現在很多農場文章中
很多很多不同的觀念,一直鼓吹人們
不要被佔便宜,要有狠勁,要有鋒芒
這種『給予』的觀念反而比較像心靈雞湯文

但是,反過來說
現今社會的資訊傳播快速
很多人在找工作或是用人之前
只要打通電話,或是發封e-mail
就可以知道這個人過去的評價與作為
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簡直太容易知道

你是一味的索取
還是大方且為他人設想的給予者?

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
他在商業社會與道德方面
企圖找到一個平衡點
試圖提供一個新觀念『你可以當好人,也可以獲利』


而且,不會被騙!!!
如果你想要獲利,但是又想要當一個好人
不妨來看看這本書,會有收穫的!

Share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