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出現讓人非常耳目一新的教養書,這本書我很喜歡。
原因是這本書有很多觀點都跟我們以往認知的教養法則不太一樣。這本書的作者從解釋為什麼父母覺得教養或是育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開始著手,討論了未來世代我們應該先帶給孩子什麼樣的養分,成為什麼樣的人。
但這本書提到了一個很棒的關鍵,教養其實是一種非常私密的行為。這會牽涉到每一個小孩的天生氣質、家庭組成。就像戀愛關係,往往只有在關係裡的人才能最知道彼此相愛相殺的點。
這本書也提到一些父母曾經很擔憂煩惱,例如看電視或是使用螢幕的時間,或者是沈迷於電玩的孩子該如何是好?作者反而反其道而行的從正面的角度,重新審視這些看起來是負面的嗜好,有沒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而不是一味的限制時數?
這本書其實跟AI 沒有什麼關係,可能是因爲AI 最近比較夯吧,所以取名了AI 世代。但是這本書其實著重的是在新世代下,整體的教養價值與父母的價值觀。孩子不該是累贅,身為父母,我們應該把小孩帶進我們的個人發展裡,而非互相悖斥。
個人化的創意教養
曾幾何時 ,育兒成了又煩又累的 「操作」。父母明明為子女付出了這麼多,仍會因為自己没有花足夠的時間陪件家人而感到沮喪,這實在是一件奇径的事。
當媽媽這幾年來,我有時候真的覺得教養實在是勞心又勞力。我想要有一個乖巧聽話聰穎的小孩,但是事與願違。我常常都崩潰的想要大吼大叫,但是育兒專家跟我說不行,因為這會影響到小孩的精神發展。現在的父母都被強調理性負責的教養框架困住,我們把個人特質放到一旁,對統一的集體教養方式照單全收。
在過程中,雖然偶爾會遇到充滿法喜的時刻,但是更多的是親子關係緊張,搓折與強烈的罪惡感。我總覺得可以多做一點,小孩就會多一點競爭力。為什麼別的小孩都可以,但我的小孩不行?
這是一個我們集體被「育兒宗教」影響的世代。「育兒宗教」是一種深層的人類需求,我們需要覺得自己擁有形塑生命的能力,但事實並不然。我們更應該重新思考教養的本質,更加注重個人差異與直覺。
父母下班回到家還不能休息,育兒猶如第二份工作,製造出一連串命人緊張焦慮的事件。我們在家裡沒辦法充電和恢復元氣,只希望「一切趕緊結束」。
這是一種奇怪的育兒模式,姑且稱之為「等一下」模式:等一下有雜事要處理,等一下有約,等一下還有任務。這種育兒模式的目標是,從回到家那一刻到 「終於可以暫時休息」之間的時間愈短愈好。
我們的解決方式是向外尋找答案與既明確又合人安心的做法 ,讀了好多書籍,聽了好多親職講座,然後充滿罪惡的發現自己做不到,自己還是好常發脾氣,專家說好好跟孩子就有用,但為什麼我們家不是這樣?我們太常習慣上網找答案,然後依樣畫葫蘆,卻忘記親職關係不該是一種複製貼上。
如果父母缺乏獨立思考,培養得出獨立的孩子嗎?對別人提供的解釋不假思索、照做不誤,真的能養出想法獨特、有創意、擅長解決問題的大人嗎?
有創意的父母會在需要時充分展現個性,而不是把自己限縮成一個角色:負責任的大人。也許我應該摀住耳朵,對抗外界的雜音。父母展現完整的、多面向的樣貌,一方面大聲說出想法,一方面深入理解孩子的直覺,並且努力為困境提出有創意的解決方法。
請先思考一下:
- 你的教養方式對你的個人發展有幫助嗎?
- 你的教養方式會令你自己感到驚訝嗎?
- 你教養孩子的方式,有多少是出自本心?
- 你是否如履薄冰,總是在觀察孩子做得對不對、合不合乎規範?
- 你是用規則育兒,還是用價值觀育兒 ?
我們不可能徹底擺脫規則,但是完全仰賴規則的教養方式會耗盡父母的精力、莫忘我們真正相信的價值觀。為人父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會當爸媽很多很多年,每個階段都會碰到不同的問題。請花點時間,好好規劃。
我們身為父母所面臨的挑戰,是為自己與每一個孩子都「量身打造」一套最適合彼此的創意教養方式。
一起邊玩邊學吧
這本書一直提到一個重點,就是邊玩邊學,邊做邊學。
在未來,世界發展會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有多家頂級研究機構做出了同樣合人震驚的預估:每十個小學生中,有將近七個長大後賴以為生的職業現在尚未出現。我們真正的任務,是教育出能夠自己發明職業的孩子。
作者在跟小孩玩電玩時,在過程中被啟發了這件事。我們必須在不知道規則的情況下直接進入遊戲,相信自己能夠摸索出遊戲的玩法。作者從大兒子玩電玩身上得到的領悟就是「邊做邊學」。
如果我們想跟孩子一起成長,就必須甩開身為父母的自動反應,開始跟著他們一起思考,一起邊做邊學。
不論是教養這條路上,或是跟著孩子一起走的路上,我們都是一起邊做邊學。從觀察孩子做起,摸索出遊戲的最佳解法,一步步的破解。沒有固定解答。
父母是一個不好演的新角色,而且没有事先寫好的劇本。這劇本是邊演邊寫的
最重要是找尋內在動機
當父母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一,就是幫助孩子尋找缺失的拼圖,培養發掘內在動機的能力。
孩子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一生中比較容易、也比較自然吸收特定觀念的時期。蒙特梭利將這倜現象比擬為自然界的「敏感期」。生物會在這些時期裡,被環境中有利於發育的特定因素吸引。蒙特梭利認為,正是這種敏感性賦子孩子與外在世界密切接觸的能力,他們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會強化這種能力。若是錯過敏感期,能發揮相同效果的機會不會再次出現。
父母真正的功課是,在敏感期時,盡量讓孩子探索世界,並幫助孩子發現他們真心喜愛的事情。身為父母,我們必須持續把世界呈現在孩子面前,讓他們接觸各種可能性與刺激,使他們在邁向敏感期的時候,抓佳内心深處的本能與發現「出現那道光」的時刻。
找到那一件事,單純想做而做。
擁有強烈内在動機的孩子會主動挑戰自己,不是為了獎賞,也不是為了任何外在目的,只是因為單純想做那一件事。因此擁有內在動機的孩子,長大後會堅持不懈、果敢堅定、心滿意足。他們工作起來經常廢寢忘食,也應當會有較高收入。這正是我們身為父母的希望。
我們的文化大大低估了動機對於將來獲得成功的必要性,尤其是因為動機是可以培養的能力。他們告訴我,他們最重要的發現是內在動機對孩子的未來影響甚鉅。尤其是在學業上擁有內在動機的兒童,這些孩子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不是為了外在獎勵或其他外在誘因。
在新世界裡,受到誘因、獎勵或是害怕懲罰等外在動機的人將是員工,由内在動機驅動的人將是老闆。
在目前的學校教育裡,我們沒有給學生機會形成個人意見、找到人生裡重要的熱情,所以我們用分數選填志願,我們追隨著別人說的『好』。夢想有一天,每個上學的孩子都能修一門新的核心科目叫「我的好奇心」。他們將在這門課上研究自己有興趣、充滿期待的主題,並且應用所學。
未來教育會變怎樣呢?
這本書同樣的提到了未來教育。在AI 與個人畫學習浪潮之下,在不久的將來,學校將無法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傳統的教育是這樣的:從起點出發,依照預先的設定形成一條固定的發展路徑,終點是十二年教育的結束,這時候學生看起來已經「具備生活能力」。
在這條路徑上,每一個學生都經歷數百次一模一樣的考試,這些考試都有標準答案,基本上就是把「生活中的困境都有正確答案」的觀念烙印在孩子的意識中。但真正的問題是:這張曲線圖還能忠實反映現在的學習過程嗎?是不是有更加基本的事情需要改變?
未來的趨勢的學習模式將會是個人化學習。由私人家教或教練提供專屬於你的路徑,亦步亦趨及時提供回饋。他們可以精準掌握難度,再把每一項任務切分成明確的小目標。
老師提供的是一種既好玩又有挑戰性的方式,提供個人化學習。私密的環境把他們吸入一個對外封閉的世界,於是對失敗的恐懼消失了。並且把學習變得像玩電玩這樣,不怕重來一次,不怕失敗,在持續的推進裡找到成就感與心流。
我們為什麼要生小孩?養育下一代?除了生物的本能之外,有沒有更深層次的解答?
我們為了養兒育女,我們從未處理過的内在層面一一揭露出來,而且是不得不處理。原本模糊的行為範騰、尚未形成的觀點、隱藏起來的弱點、試圖壓抑的恐懼,全都因為育兒而面臨挑戰,這就是育兒的美妙之處。
我們被迫面對白己的本質、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以及我們沒有成為的那個夢想中的自己。養兒育女對父母來說是一段奇妙的旅程,,不要把自己當成已過了人生巔峰的成年旁觀者,我們是因為育兒經驗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成年人。
育兒教養除了聆聽內在的聲音與本能直覺,也別忘了你的行為舉止美回應方式要盡量發揮創意、因材施教。我們需要閱讀、了解最新情況、調查和探素、精進自我、學習與發展。
最重要的是,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我們也必須展現自己的才能。不要因為生活的忙亂與自己漸行漸遠,不要讓別人來翻譯、建議、詮釋你奥孩子之間的溝通,也不要輕易被嚇唬。育兒教養這條路,每個人都必須自己找答案。我們選擇的這段旅程使人生充滿意義,這正是創意教養的價值所在。因為育兒經驗,我們成為更好的人。重新剖析自己,跟自己和解,讓自己重新又重新成長了一次。
我很喜歡一個描述,在《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 鼓勵父母不要再當她口中的「木匠」,試圖把孩子打造成擁有既定特質的成年人。她認為父母的角色應該更像「園丁」,創造營養充足的空間幫助孩子成長茁壯,同時也要接受我們控制最終結果的能力相當有限。
父母要做的是創造一個各式各樣的植物都能成長茁壯的空間,大人不該把育兒當成一種需要掌握的活動或能力,好好當父母就可以了。
作者從育兒焦慮沮喪,到提出個人化的創意教養 ; 內在動機培養的重要性,跟新世代父母也許會面臨的螢幕時間跟電玩挑戰等等,作者以一位父親與學者的身份,提出許多有效的見解,直指在未來養育孩子的路上,最重要的是什麼。我們無法決定孩子變成什麼樣的大人,我們能做的是提供孩子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探索世界,找到內心動機與她真正想做的事。
延伸閱讀 預備教育的未來
延伸閱讀 會玩才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