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分享一個在討論階級與教養的經典著作『不平等的童年』。
這本書早在從1994年開始,Annette教授的團隊以美國家庭年收入作劃分,尋訪年收入超過80000美元的中產階級、年收入介於80000到30000美元之間的勞動階級、年收入低於30000美元的貧困階級,進一步劃分男童女童(當時皆為10、11歲)、黑人白人,共計有十二組家庭與他們的孩子參與這項橫跨十年的研究計畫。
這本書我覺得最可貴之處是,這是一個整整研究了10幾年的計畫,從孩子五年級一直到長大成人。他們想知道,不同階級對於教養、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有什麼不同之處?
結論基本上就是,階級就是會複製。父母的社會地位以無形但強大的力量,影響著孩子的生活經歷。曾經有過美國夢、階級翻轉,現在可能越來越不可能了。從小的不同的教養方式、投入的成本,就是會把小孩帶往不同的地方。
想想台灣,以前曾經的三級貧戶當總統,隨著現在教育體制逐漸往美國靠攏,現在想要透過教育產生階級翻轉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
這本書還有一個我覺得很值得玩味的地方就是,裡面很深刻的呈現出不同的階級對於孩子教養的不同標準。那些同一個階級的父母產生的類似的教養方式與模式,讓我會從不同的視角去看父母對我的教養方式、我對孩子的教養方式。
語言的使用
這本書著墨最多的就是不同階級對於『語言的使用』。
簡單來說,中產階級的父母親子間會討論問題,有意識的讓小孩練習語言技能,這是中產階級教養孩子的重要特徵。但在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中卻很少見。
中產階級孩子的一大優勢是他們傳承了優秀的口語表達能力,語言互動通常會幫助孩子發展詞彙和其他閱讀技能,語言運用的不同也帶來不平等的教育效益。
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的孩子較少與成年人談判協商,但在未來的體制衝突中,談判協商的技巧大有用途。
書中談到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孩子功課有問題,中產階級會一步一步問小孩思考的方式,他們常常提出更多問題,引導孩子度過難關,不會直接下指令。但在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的例子裡,父母傾向直接給答案。
不同的教養哲學和方法會帶來什麼結果?
簡單來說,這類差異會為下一代帶來不同的優勢。書裡面談到,比起勞動階級和貧窮階級的家庭,中產階級家庭會進行更多交談,這種交流使中產階級的孩子擁有更敏捷的口語表達能力、更大的詞彙量、更熱悉抽象概念,也能更自在地面對權威人物。更重要的是,在體制和家庭環境下,與權威人士的互動技能也展現出差異。
延伸閱讀:父母語言
組織化的課外活動
書裡面另外提到一件重要的差異就是對小孩的課外活動安排的差異。
中產階級的父母會盡心盡力幫小孩安排很多組織的課外活動,傾向於規劃栽培,試著激發孩子的發展,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社交技巧。勞動階級和貧窮階級的父母更傾向讓孩子自然成長。他們允許孩子成長茁壯,在選擇活動與玩伴方面,孩子有較高的自由度,自行決定參與活動的積極度。
中產階級兒童往往被視為有待發展的專案,而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的父母則劃定邊界,要求孩子的行為不可越界,並任孩子自然成長。
但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是,研究員觀察到,中產階級兒童在滿滿的課外行程之外,他們反而會抱怨『無聊』。主要原因是他們的行程都是由家長安排,一旦出現空白,他們反而會無所適從。
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的孩子則很少抱怨「無聊」,儘管他們的生活中沒有組織式活動,但他給自己排滿行程時毫不費力,他有自己的想法、計畫,和活動。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的孩子計畫不需要成年人的幫助,他不需要催促母親開車帶他到朋友家裡、安排過夜,或帶他去購物。
延伸閱讀:一激到底
權利與自我認同
另外一個大的差異點則是『配得感』,或是稱之為『權利感』。
中產階級的孩子有種中產階級特有的配得感,好像他們生來便有權追求個人的偏好,他們似乎在體制下處之泰然,坦然分享訊息並尋求關注。相較之下,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家庭的兒童在體制環境的互動中會有一種侷限,孩子們不太會為了符合自己的偏好而改變與體制的互動方式。
這與不同階級的父母如何與體制互動有很大的關係。
中產階級父母通常是嚴重的干涉主義者。他們會堅定、武斷地介入體制,以求體制為自己服務。有時家長會成功,有時不會,但在過程中他們直接教導孩子「不接受『不』為答案」,也教導他們對體制中掌握權力的人施加壓力,讓他配合自己的需要。
相反的,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家庭的父母普遍接受權威,雖然他們心中可能會暗中抵制。勞工階級和貧窮階級的家長們期待教育人士與其他專業人士扮演領導角色,只要服從專業人士的規則就好。所以孩子們不太會對體制與規則抵抗的權利感。
在自我認同方面,兩個階級的孩子也有極大的差異。
中產階級家庭中,成人認真看待兒童的生活,孩子請求協助時,成人不會拋下不管,他們全神貫注於孩子的生活,父母因此把對孩子很重要的事情當成自己的重大事務。中產階級兒童通常認為自己本應獲得成年人的關注,所以他們對自我認同通常較高。
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父母認為孩子的社交生活不那麼重要,兒童們學會默默接受,孩子不會催促成年人滿足自己。孩子因此認為自己不特別,也不值得在日常生活中受到關照與滿足。與更大的體制世界交流時,孩子們感受到了局限感,而非權利感。
延伸閱讀:上層教養
金錢概念
研究也觀察到,兩個階級的孩子對於金錢觀念有極大的差異。
即使中產階級花費了極大的心力與金錢去培養孩子,但多數中產階級家庭從未跟孩子們提到錢,也從未因為花費不讓孩子參加活動。孩子容易因此產生了微妙的權利感。中產階級的孩子覺得這些生活支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未經審查就能得到的權利。他們不會、也無法想像,只覺得這些物品和機遇是理所當然的。
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家庭的情況恰恰相反,他們父母會公開且不斷討論財務問題,孩子們很清楚父母付得起哪些活動、付不起哪些活動。
長大了,然後呢?
本書的初版結束於五年級的畢業典禮。作者在10年後再訪,這些年,孩子發生了什麼事?
書裡面談論了兩個階級孩子後來的發展。如預期的,多數中產階級的孩子都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而多數勞動或貧窮階級的年輕人則已經為人父母,或是已經進入職場工作,正要嘗試取得社區大學的學位。
中產階級年輕人從父母的社會階級地位取得利益。中產階級青少年依稀知道自己的家庭背景能帶來資源豐富,但他們沒有把成就歸因於出生在優勢階級家庭,反而強調努力和個人成就。
中產階級年輕人看不到讓自己成功的社會階級特權,他們以為這些東西不存在。「中產階級青年不知道父母為自己做了多少」。但對於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世界上有其他的年輕人跟他們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中產階級父母將經濟資源轉給家裡的青少年,勞動和貧窮階級的青少年卻常常把經濟資源轉給父母。在青少年時期,中產階級還在提供學費給家裡的孩子,但勞動和貧窮階級的青少年卻已經出社會,將所得轉交給給家裡。
在中產階級家庭,年輕人依然被當作孩子對待,
但在勞動和貧窮階級家庭裡,年輕人會被當作成人。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心得是,為了要生存,不同階級的父母會因此有不同的教養方式。這可能不是他們刻意為之,但是這不同的教養方式也在不知不覺中對教養產生差異。而這些差異,進一步推動了階級複製。
你以為教育可以翻轉階級?也許事情沒你想的那樣簡單。父母的社會地位也許才是最影響孩子未來的因素。
所以,拼命push 孩子,不如push 父母自己吧!孩子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也要取決於巨人多高啊!
推薦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