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是吳曉樂在今年9月的新書。作者吳曉樂曾經這樣形容這本書『我彷彿考了四次臺大』的心力寫完這本書。我覺得這是一本談母親、談女兒、談師生關係的小說。這本書,很沈重。
這本書的第一視角是一位第一志願女中的老師,她在任教期間,有學生遭到霸凌,有學生在學校自殺。身為一個曾經在高中想過自殺的老師,如何試圖穩住自己,找到學生自殺的原因,並且在中間也同樣回應自己的傷痕。
在這本書裡面,我看到了身為師長所謂的不得不 ; 身為學生的不得不 ; 或是身為孩子的不得不。我在每一個作者書寫的角色中都看到掙扎跟痛苦。你說他們有錯嗎?沒有,他們都沒有錯,但是為什麼彼此相處或是對彼此期望時卻會讓彼此如此痛苦,痛苦到會寧願以自殺來結束痛苦?
我在看這本書時,幾乎每一個章節都會哭。
我哭的原因有很多面向,為書中寫的母親角色哭,縱使書中把母親的角色描寫成一個律己甚嚴,同樣也律身旁的人甚嚴的人。我為書中的老師而哭,縱使他有很多無奈,有很多不解,他還是必須擔負著身為人師的角色,在自己與學生中間扮演好老師的角色,縱使她必須先處理好自己的傷痕。我為自殺的學生而哭,在課業壓力、同儕壓力、父母長輩的期望,這些第一志願的學生只能在變大人前,試圖好好活過一次。
即使有整整七年他躲著母親,他的內心仍渴盼著母親的認同與諒解。她仍想得到這個女人的愛。
讀這本書時,我一直想到以前在女校念書的日子。我是屬於感覺比較鈍的那種小孩,有些感覺會理解這些不舒服的存在,但是我並不會鑽牛角尖的放大。我只記得有位同學,有陣子坐我旁邊,皮膚很白,眼睛很大。在我眼裡,她根本就是那種才女般的存在,會畫畫、英文中文都超好、會音樂、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總是獨來獨往。
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是,她曾經睜著大大的眼睛,很認真的看著我說『我跟你說,我只要滿25歲就要去自殺』。
這句話讓我一直記到心裡,我記得我那時候也只表示了解,沒有深究原因,總覺得深究原因實在太沒有禮貌了,我只是呆呆地看著她說,你要好好的。事情已經過了20幾年,我們也沒有聯絡了。但每隔兩三年,我就會去估狗她一下她的名字,想看看她是否還在世上安好,好好的活著,好好的吃飯,好好的睡覺。
她想,就活到18歲前夕吧。她的死亡將令每個人、每件事,回到應有的位置。不該出生的,回到宛若不曾出生的狀態。不能被社會接納的,就提早汰除。所有的錯置一筆勾銷。這是你所能見,最完整、也最有誠意的償還。
我在看這本書時,一直試圖站在主角母親的角度去理解事情,並且想著,如果我是主角的母親,我可以做的更好嗎?主角的母親是一位幹練、教育背景良好、工作能力超好,把自己打理的乾乾淨淨票票亮亮,有品味且禮貌。這樣對自己這麼有要求的母親,以同樣的標準在要求自己的女兒。她為女兒找了最好的補習班,考上了第一志願,然後女兒在大學聯考時為了要擺脫母親的控制,刻意寫錯答案或是不寫答案,去了對母親來說很糟糕的大學,然後當了第三者、有了糟糕的男友、然後拿掉小孩。女兒用盡力氣擺脫母親,但是犧牲的卻是自己的人生,真的值得嗎?
母親很少揍她,他相信無能的人才會選擇暴力。吳依光曾試圖說服母親,我寧願被痛揍一頓,也不要你以那樣的眼神看這我。
母親的回答是,那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她說,你最好記住這種恥辱的感覺,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錯。
就某方面來說,母親有做錯嗎?沒有。在我看來,這位母親很盡力了,她工作上班,把自己保持的很好,然後在國外出差時,天天打電話回來關心小孩功課跟進度,天知道要做到這樣就要花多少力氣?她付出時間、金錢,打造並盡她可能(但可能不是最好的方式)去對待小孩,但最後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女兒就這樣滑落到另外一個她無法掌控的人生,搞壞自己的身體。如果是我,我會有多心痛?
但,母親有做錯嗎?她也做錯了,做錯的最大原因是,她搞錯了愛跟期待並不是同一件事。雖然沒有身體暴力,但卻給予了多少言語暴力。她明明知道哪一些話說出來,她女兒會比較好過,她偏偏不說。所以小孩一輩子期待愛,期待認同。在獨立自我跟期待愛中間擺盪,而且痛苦不已。
神都不一定能做到,愛一個人卻不要對他有任何的期待。
如果我是母親,我可以做的更好嗎?我在看書的過程中,不斷地詢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孩子有錯嗎?不,她也沒錯,她只是在選擇獨立與被愛當中,求而不得的痛苦。作者點出來一個問題是,父母(大人)對待子女(孩子)其實是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的,不論是在體型大小或是金錢資源上,孩子只能在某一方面聽從父母的約束,直到真正的經濟獨立才能真正擺脫父母。但在經濟獨立之後,還是會被情感綁住,這些真的好沈重。
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脾氣個性,吃苦的是孩子; 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脾氣個性,吃苦的也是孩子。有人說,有些孩子是生來折磨父母的,然而,父母要折磨孩子容易多了,可以打,可以揍,可以嘲笑,可以跟孩子說,早知道就別生下你了,或者雙手一攤,放著孩子不管,不給孩子食物跟水,孩子就會靜靜死去。
孩子在怎麼可惡也做不到上述一半的程度。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對於更多當父母的反思。
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的,父母這個身份會在另外一格層面形成陰影。有些人忘卻她還是人子時,深怕被控制、被定義、被錯誤解讀的恐懼。
我怕我會長成那些以前我很討厭的大人,利用權力去壓迫另外一個弱者,強迫他變成我想要的樣子。這本書不是教養書籍,但卻比任何一本教養書更能觸動心靈,因為那些描寫就是在我們周圍發生。
我只能不斷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自己當孩子時候的感覺,不要忘記父母也曾經是孩子。推薦這本書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