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熱情】用熱情找工作錯了嗎?

這本書很有意思,這本書是討論找工作用的『熱情』這項原則是不是有點太過火了?

作者一開始引用了相當知名的 Steve Jobs 的名言『而要成就偉大的事前,你必須先熱愛你正在做的工作。 如果你還沒找到你想做的事,就繼續找,千萬別屈就於自己不喜歡的事。用盡所有心力去找,你會找到的。』

不得不承認,現在找工作,對於喜歡什麼、對什麼有熱情會一直成為我們找工作的核心價值從前年代的穩定、薪水、地位,在熱情原則的普世價值之下,好像找到一個自已有熱情的工作才是『對的』。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這本書透過訪談了美國大學生與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探討並追蹤他們找工作時,『熱情』多少部分?而後來呢?是否真的擁有熱情工作就會擁有快樂人生?

首先,在作者訪談學生和有大學學歷的工作者,他們覺得面對職涯抉擇時,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解釋熱情應是職涯決策最主要的因素,僅分別有百分之九、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分別認為是收入與就業機會。

這些有工作者在抉擇自己的工作時,相當信服「熱情原則」,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就能避免工作帶來的枯燥乏味。

也就是說,75%的人同意找工作最重要的是對這份工作熱情。

但具有熱情,是否就代表之後工作與人生就一帆風順了呢?

熱情原則固化階級

很哀傷的一件事,那就是熱情原則可能讓原本階級翻轉變的更不可能。

作者訪問了擁有大學生學歷的人,照道理來說,這群人最應該是有機會進行階級翻轉的。但是,『追求熱情』這件事情卻有可能助長原有的經濟不公與階級固化。

富裕階級的學生,他們可以擁有強大的後盾,他們可以花大把的時間去追求自己真正的熱情,而不用煩惱下一餐在哪裡。而豐富的家庭資源或是人脈,經濟的安全網與家庭背景提供的人際跳板這兩種強大的資源對他們而言格外有用,而且更容易取得,更有可能讓他們從事一份高薪又穩定,且與其熱情相符的工作。

但有趣的是,這些來自富裕階級的受訪者,往往將找到具熱情又高薪的工作視為是一種自己努力的成果,這個研究也跟之前談過的書不平等的童年有相同的結果,相當有趣啊~

來自社會經濟地位較高家庭的受訪者,往往擁有更堅固的財務安全網,他們因而得以應付追求熱情帶來的就業不穩定。他們也更有可能擁有跳板,包括文化、教育與社會資本,來幫助他們獲得具熱忱又穩定的工作。

但來自底層家庭的畢業生,因為經濟因素考量,可能選一個沒有那麼喜歡的工作,而越不喜歡越不甘願就會表現越不好,終究只能在低薪且不喜歡的工作裡將就。追求熱情常帶來的就業延遲、財務上的犧牲、工作不穩定(相對接受一份穩定與/或高薪工作卻與熱情不符的工作)特別對社經劣勢的群體影響最大。

對於勞工階級與第一代大學畢業生而言,要追求熱情,尤其需要轉換跑道或犧牲工作穩定性或薪水的情況下,可能格外冒險。這兩個群體不僅較難從事與熱情相符的工作或就讀自己喜歡的研究所,追求熱情往往也導致工作不穩定的後果,而且通常他們還得同時應付數萬美元的學貸債務。

家庭較為富裕的學生們即使在追求熱情的道路上失敗了,也多半能在不感興趣的領域獲得高薪且穩定的職位。但勞工階級或第一代大學生若在這條路上失敗了,卻更常淪為低度就業、做著不穩定工作。

階級或種族會影響熱情原則嗎?

答案是會。

由作者的研究結果得知,不同人口群體也都普遍嚴守熱情原則。超過百分之七十、來自不同性別、種族/族裔與背景階級的學生都認為熱情應是職涯決策的核心考慮因素。

但是與白人受訪者相比,亞裔學與來自勞工家庭的學生評估職涯決策時,不太可能優先考慮追求自身的熱情。

熱情原則調查數據中的亞裔受訪者比白人同儕更常受到父母施壓,要求得選擇有機會獲得高薪與聲望的領域,且在選擇職業時,他們的父母不太可能會鼓勵他們追隨自身興趣。

亞裔與不在美國出生的受訪者在訪談中比同儕更常提及,自己能否在財務上資助家庭成員,會影響自身的職涯決策。

原生家庭的階級也會影響找工作是否先考慮熱情原則。

在熱情原則調查數據中,來自富裕家庭與勞工階層的學生,他們的父母鼓勵他們找工作時優先考慮穩定性。但是這兩群人的背後原因卻很不同。

家庭富裕的家長會要求小孩去選擇能維持目前生活水準的職業,或是易於找的收入背景相當的另一半,如金融或法律等工作。他們會收到隱晦的訊息、希望他們選擇的科系,能夠保持原先的階級地位且繼續過著「舒適」的生活方式。

但是勞工家庭背景與第一代大學生都感受到來自家裡的壓力,追求穩定、高薪或有聲望的職業。

來自弱勢家庭的受訪者更常感受到父母給予的壓力,要求他們「選擇一個能賺很多錢的職涯領域」,這「將帶來工作機會」,或者「有名望的職涯」。與其他階層的受訪者相比,來自勞工家庭的受訪者更常在做抉擇時,考量自己在經濟上資助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能力

那中產階級呢?中產階級出乎意料的,反而是最支持熱情原則的階級。

多數中產階級家庭的父母將大學學位視為防止孩子社會階層向下流動的安全網,但父母親仍然鼓勵他們的孩子依照興趣選擇科系。中產階級父母促使他們儘早自我發現《self-discovery),因此他們甚至在進入大學且選擇科系之前,就已經對自己的興趣有強烈意識。

但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學生原則上拒絕了家裡施加的壓力,主張這是他們的人生。不同於家庭壓力,他們的同儕多鼓勵他們以熱情為出發點思考。

熱情的工作=變相的剝削?

這本書提到一個我之前沒有思考到的問題,那就是「熱愛你的工作」可能會讓人們有更大的動力為了達到職場上的成功,長時間辛勤工作,並在工作中找尋意義,讓工作中的某些部分不那麼乏味無聊。

但是「熱愛你的工作」可能會讓人以為,為了追求自己有熱情的工作,低薪、超時工作是可以被忍受的,只要我『夠喜歡這個工作』。員工追求熱情時往往願意,甚至期待為了能夠從事他們「熱愛」的工作,犧牲薪水與工作保障

但是你的老闆可能正是藉由你「熱愛你的工作」,讓你超時加班、沒有加班費。

追求熱情與熱情原則其實可能有助於延續白領工作的剝削文化與結構。熱情原則似乎緩和了受訪者對於工作不穩定且過度工作的批評,轉而認為低薪、工時長與工作不穩定是可以忍受的,甚至認為要從事一份與熱情相符的工作,這些都是必要的交換條件。

最後,回到什麼是理想工作,或是理想生活。

作者在最後章節提到,這個『熱情原則』似乎只在美國有這樣強烈的信念。人們尋找工作的意義,將工作視為自身核心價值,這樣的想法或許不只存在於美國,但可能唯有美國人才如此深信這項信念。

在日本,白領勞工的工時幾乎與美國人一樣長,但通常不會將工作視為能夠自我實現之處。日本白領階級往往追求穩定。

西歐勞工往往工作週數比美國勞工短上許多,且享有更多的假期。挪威勞工努力提升工作效率,以便能在傍晚與週末有更多時間與家人共處,並從事自己的嗜好。在以色列,失業者認為自己的命運多取決於勞動市場的結構現實,而非自身缺失。

作者最後很有意思的問,會不會熱情原則可能是一種被過度吹捧的職涯意義建構之道?尤以在社會人口特權群體裡更為顯著?

如同在美國,熱情原則也同樣可能有助於鞏固現有的勞動市場劣勢,且將結構性不平等掩飾為個人選擇導致的後果。

很有意思的書,推薦給大家。

Share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