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公關總監的職場慢慢爬成功學| keep going

其實很早就知道這本書,但是我一直有點害怕這本書是某種職場成功學。但是,我剛翻到這本書的前半部分,就覺得媽呀這本書的作者實在是太威了。

太厲害的點在於,作者在50歲的時候,在有家庭有小孩的狀況下,單身去Google加州總部任職,接下公關總監的工作,重點是這個職位還是作者自己建議來的。

那時候我讀到這裡,有問自己是否太過自我設限,如果是我50歲,我還願意離家背井去國外工作嗎?光這一點我就很佩服作者。

一旦因為顧慮年齡開始自我設限,所有的一切就會像踩煞車一樣停滯不前。倘若總是習慣脫口說出:「我都這把年紀了,還得要做這種事嗎?」就會覺得自己毫無立足之地。

堅持,只要繼續向前走就好了

綜觀整書,我覺得最值得帶走的是『堅持』

這並不是一個天才的故事,而是一個平凡的媽媽,在經過許多堅持後取得的工作成果。例如在職場上慢慢爬到Director 這個位置,或是覺得自己英文不像Nactive Speaker而數十年如一日的學英文的故事,或是覺得自己不足,所以在工作之餘還唸了5個碩士的故事。

這些故事讀起來只是幾句話,但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克服惰性,一步步的堅持則是最難的事。

只要繼續往前走就好了

讀到這本書,讓我想起之前在 愛與錢 裡面有一段話,關於職場媽媽。大意是職場媽媽的晉升比較像是滴水穿石的累積,在早期(小孩還小的時候)累積經驗和力量,等時間到了,就可以做好準備,快速升遷。

Echo 到這本書,真的覺得這本書的作者就是這句話的實踐者啊!作者在裡面也有提到職場裡面的性別天花板、母職、第二外語者在這種外商公司遇到的種種困境,但是她覺得她做的最好的就是堅持。

讀到這裡時,其實我有很深的體悟,我自己是否也做好我想要的堅持了呢?

給職場媽媽的建議

書裡面有一章節關於給職場媽媽的建議,這是我整本書最喜歡的部分。

當初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除了欽佩作者超人般的能力外,我第一個反應是:『作者又是估狗總監又是媽媽又是讀5個研究所,那她究竟怎麼辦到的?這有可能嗎?』

作者身為有全職工作的職場女性,當然也面對過育兒與工作兩難的困境。

先說大前提,作者有外婆與婆婆的後援,所以她可以很大膽放心的去做她想做的事。但是,除了有後援這個大前提之外,作者提到一些職場媽媽有的「心態」我覺得也很值得參考。

因為媽媽辛苦的真的不只體力,更多的是各種情緒勞動,例如看那邊家裡還沒收完很痛苦,看著別的小孩有時間吃媽媽煮的晚餐覺得很有罪惡感,真的好累卻狠不下心去放自己一個假這一類的。

書裡面對職場媽媽的描述真的有說到痛點:

大部分年輕的職業媽媽們,令她們痛苦的並非工作本身,而是兼顧育兒和工作時,在工作崗位上表現不盡人意,讓她們感到力不從心。由於必須兼顧育兒和家務,她們可能會睡眠不足,身心俱疲,再加上無法花更多時間陪孩子,內心也會產生愧疚。然而,比起無法陪在孩子身邊,更讓她們感到壓力的,是無法集中精神專注在工作上,體力也難以負荷。即使和另一半分攤家事和育兒工作,但相較於父親,母親似乎更容易被這些事情影響。她們擔心自己無法像單身時那樣,投入一二〇%的心力在工作上,也會害怕自己輸給那些育兒壓力相對較小的男同事們。

作者分享了幾個有用的心態訣竅給職場媽媽:

  • 有品質的陪伴
  • 不跟別人比較

首先,有品質的陪伴真的比陪伴的時間更重要,即使是短暫的時間也無妨。我覺得我們蠻容易就會認為必須參與每一件孩子的事情,但是這真的是不太現實的。在可能下,有品質的陪伴孩子,比陪伴的時間更重要。作者分享可以跟小孩一起去學習某一項運動,可以一起運動,一起陪伴。而這個固定的時間的陪伴往往也許就會成為孩子的定心錨,例如每天的晚餐、或是早餐,又或是睡前的聊天時光。

第二個作者提醒的事情就是『不比較』。這點真是我很容易落入的陷阱區。

身為職場媽媽,我的可控時間就真的比較少。作者提到,職業媽媽不要和別人比較。聽到別人家的小孩學了哪些才藝、去了哪間補習班、超前學習了多少,總會讓父母們感到焦慮。聽久了,自己的教育觀也會受到影響。做好自己,踩好自己的底線。

關於『不比較』這件事我也還在學習,我必須要很清楚的知道我現在的優先順序,才有辦法在超多雜音中堅持自己的路。

最後,作者分享了一些很酷點子,例如跟孩子分享日常生活,一起寫「家庭日記」。他們會透過家庭日記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或是他們也會讓孩子單獨跟爸爸或是媽媽單獨一起旅行,而旅行的目的是小孩在地圖上隨意指出來的。例如他們攤開地圖,指到某一個地方,那就去那個地方住一晚吧!

作者提到一件我覺得印象很深刻的事情,就是若干年後,他的小孩提到某件事時,他的小孩說『你看!我的媽媽很酷!他真的跟別人不一樣!』覺得有這樣的親子關係真棒啊!

關於職場計畫

 

最後,覺得值得分享的是,作者在職場期間,有遇到其他的高階主管,當訪問者問他們說,你們有做過自己的職涯規劃嗎?所有與會者紛紛嘻嘻哈哈說,真的沒有耶~作者因此感到大為震驚。

我一直認為所有事情都必須按照計畫進行,她們的一席話,帶給我相當大的衝擊。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她們只是隨波逐流地活著,什麼都不做嗎?不是的,而是我想做的事情「總是」會改變,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機會出現。因此,應該抱著開放的心態,面對一切未知的可能性。

作者提到,在目前瞬息萬變的職場中,你真的很難去提前做好各種周全的計畫。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move on。把目光放長遠,沒有計畫並不是件丟臉的事。

試著關注過去不曾出現過的工作和新興產業,靈活地制定計畫,並隨時睜大眼睛觀察,張開耳朵聆聽。尤其是職位晉升到越高的高階主管,越能不斷累積適用於各部門的知識或經驗,透過相關部門輪調,學會綜觀性思考並抱持開放的工作態度,以通力合作的方式展現成果,像這樣的專業通才,將迎來更大的機會。

我覺得,我自己角色(當媽媽)後,自己一直在改變,除了外在身份的改變,更多的是對自己究竟可以做到多廣的改變。我之前一直以『我是媽媽,我有個小孩』自我設限了,但從來都沒有人設限過我,設限我的永遠都只是我自己。

這本書讓我覺得有另外一種可能,她可以,為什麼我不能呢?一起加油,一起走下去吧!

Share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Scroll to Top